繁体 | ENGLISH
  • 首 页
  • 酒店介绍
    • 酒店简介
    • 总经理致辞
    • 企业文化
  • 酒店动态
    • 酒店新闻
    • 酒店大事记
    • 锦江风采
  • 酒店推介
  • 客房服务
  • 会议餐饮
    • 会议服务
    • 大堂酒吧
    • 中 餐 厅
    • 西 餐 厅
  • 酒店风光
  • 娱乐休闲
  • 在线订房
  • 尊贵服务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地理位置
    • 宾客留言
    • 招贤纳士

风韵独存的赣南景观、客家美食

2013-07-31 14:17:57

风韵独存的

赣南景观  客家美食

 

赣南景观

一、八境台

二、郁孤台

三、涌金门

四、关西围

五、蒋经国旧居

 

客家美食

1、小炒鱼

2、荷包胙

3、酿豆腐

4、擂茶

5、四星望月

6、宁都三杯鸡

7、南安板鸭


  

一、八境台。

•       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、贡水合流处,是赣州古城的象征。台高三层,仿古建筑,全台高285米,总面积574平方米。飞檐斗拱,画梁朱柱,雄伟壮丽,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。据史载,原台为石楼,为北宋嘉佑年间孔宗瀚(孔子第四十六代孙)所建。八镜台建成后,孔宗瀚绘图请苏东坡题诗。苏东坡遂作《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》、《八境图后序》。 前一首诗中,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,形成一组旅游胜境,为后世模仿,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。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:

     三台鼎峙、二水环流、玉岩夜月、宝盖朝云、

  储潭晓镜、天竺晴岚、马崖禅影、雁塔文峰。


 

二、郁孤台

•       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,海拔131米,是城区的制高点;赣州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,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。郁孤台创建年代至少可上溯到唐代,以山势高埠、郁然孤峙而得名。历代登临郁孤台的名人有李渤、苏东坡、岳飞、文天祥、王阳明等,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《菩萨蛮 .书江西造口壁》一词最为著名,传诵千古:

•       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

•       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

•       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

•       江晚正愁余,深山闻鹧鸪。


 

三、涌金门

•       涌金门从宋以来,一直是个赣州繁华码头之一。赣州发往北边的货物可以从章江、贡江的任意码头出发;而从北边过来的客与物,在溯赣江而上行了数日,又经十八滩惊险之后,往往是选择在这第一码头涌金门上岸的。所以,涌金门商贾如云,货物如雨,交易旺盛,钱财广通,故得此名。


 
四、关西围

•       位于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,是赣南至今保存最完好、面积最大的围屋。建于清嘉庆三年,竣工于道光七年,历时29年。因规模宏大、保存完整,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关西围,呈正方形,长宽均为88米,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,围墙高约9米,墙厚2米,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。关西围整体结构如巨大的“回”字,围屋的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“口”字部位,其构造如同乌石围,是在客家民居“三进三开”特征基础上扩大为“三进六开”,从而形成“九井十八厅”大型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,共有主房124间。


 

五、蒋经国旧居

•       1939年至1945年,时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,兼赣县县长的蒋经国一家,居住于此。旧居原为木结构,现为砖木结构;外包木板墙,土瓦屋面。房内有蒋氏夫妇卧室,保姆和孩子的寝室,以及蒋经国的办公室、会客厅。占地面积163.33平方米。屋外,蒋经国先生栽种的一株白玉兰树尚存。在赣南,蒋先生主要有三处住所:一是花园塘一号官邸;二是虎岗中华儿童新村;三是通天岩避暑山庄。

 

 

1、小炒鱼

•       选鲜草鱼,去鱼头鱼尾,劈成块状;加以生姜、四季葱、红椒、小酒/醋、酱油、水酒等烹饪而成;其特点色泽金黄,味鲜嫩滑,略带醋香。


 

2、荷包胙

•       又称“状元菜”。相传乾隆四十三年,大余人戴衙亨喜中状元,他宴请来家的宾客后,让每人带一只荷包胙回家,给家中老人品尝。所以一时之间,荷包胙便被称为状元菜。戴衙亨与兄弟戴心亭、叔父戴均元和父亲戴第元均显赫于朝,当时世人合称为“南安四戴”。荷包胙的制作,可先将荷叶晾干备用,用前要用水泡软;此菜先用大火蒸熟,后用文火蒸烂,久蒸之后入口即化。荷包胙成为客家盛大宴席必备之品,老少咸宜。


 

3、酿豆腐

•       是在北方饺子基础上,改良的一种菜肴。其做法是:将鲜肉剁碎,拌以各种佐料;然后将豆腐切成三角状,从侧面划一小口,灌进肉馅;放入锅内,用菜油煎黄后,添水煮熟。此菜清香扑鼻,入口味鲜,营养丰富。


 

4、擂茶

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,宋代著名文人路德章就记载到:“见客擂麻旋点茶,渐近中厚语音好”。擂茶待客,成为赣南客家人招待宾客最隆重的礼节。擂茶选料,花样繁多。主要有米粉、豆腐条、黄豆、青菜、薯叶, 

•       以及“乞丐碗”。“乞丐碗”是客家话的俗称,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。其制作工序:先将米粉炒至冒香,再放豆腐条、黄豆、青菜入锅煮熟;然后,将薯叶和“乞丐碗”,放入有齿纹的擂砵内捣烂后,和米粉一起,冲入锅里熬稠。民间还流传,另一种制作方法:先把芝麻、绿茶等原料,放置擂砵内,用擂杖细细研磨;待磨成浆状,即用沸水冲泡;然后用笊篱捞去残渣,即可饮用。此外,干腌制品,如闻名遐迩的,会昌酱油豆干,兴国倒蒸番薯干等,就是这类菜的代表。


 

5、四星望月

 1929年4月,毛泽东率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,转战赣南闽西。到达兴国县时,兴国当地党组织负责人陈奇涵、胡灿等请毛主席吃饭,桌上的菜肴为蒸笼粉鱼及四个小碟。蒸笼粉鱼是兴国县的客家传统菜,用竹编圆笼盛农家粉菜,包含 

•       “合家团圆、吉庆有余”的寓义。毛泽东见桌上摆了个圆竹笼,周围四碟小菜,颇为新奇。笼盖一揭,只见芋仔垫底,鱼片盖面,热气腾腾,香、辣、鲜味扑鼻而来。品尝之后,颇对他的湖南口味。凡事喜欢调查的毛泽东开口问道:“这菜叫个么子名?”胡灿说:“家常菜,没啥名字”,陈奇涵接口道:“凡事名正才言顺,委员给这菜取个雅名如何?”毛泽东兴致盎然的说:你们看,一个圆蒸笼像月亮,四个小碟像星星。这月亮和星星,就像各地的工、农、商、学等群众,盼望红军的到来。我看就叫它“四星望月”好不好?。建国后,毛泽东历次回江西,都要点“四星望月”,并把这道菜引进了中南海。1972年12月邓小平同志重返兴国,指明要吃“四星望月”,说是重温历史。 “四星望月”虽是名菜,却用料简单,成本低廉,它是以一种代表革命传统的饮食文化而享誉全国。


 

6、宁都三杯鸡

•       三杯鸡,历史悠久,风味独特,为赣州宁都特色菜。如今,已成为赣州名菜。上个世纪80年代初,《中国建设画册》曾刊载他的菜谱,向海外推荐。他的出现,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。相传很久以前,有一个乞丐,与母亲相依为命。一日,母亲病重,久卧在床,奄奄一息。儿子为了尽孝,出外设法讨来一只母鸡杀给母亲吃。他把鸡肉装进一只破缸钵,向邻居讨来一杯米酒、一把盐、一匙油掺在一起,用炭火烧熟后,喂给母亲吃。不料香气四溢,引来隔壁异味官厨,他夹了一块品尝,觉得味道很鲜美。后来,这位官厨略加改进制作方法,取名为“三杯鸡,将此菜搬上了大雅之堂。


 

7、南安板鸭

南安板鸭系江西地方土特产品,始产于明朝江西布政使北道南安府方屋塘(今大余县城东门外),至今已五百余年历史。原名“泡腌”。一九0五年成为商品销往香港、澳门,并转销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,成为东南亚各国之席上佳肴,馈赠亲友之珍品。因大余为当时南安府衙所在地,故名南安板鸭。以肉质肥嫩的大余麻鸭做成的南安板鸭,曾获一九二一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银奖。连续四届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,  一九八六年获部优级国家银质奖。列入全国传统腌制品四大板鸭(江西南安板鸭、福建建瓯板鸭、江苏南京板鸭、四川建昌板鸭)之一。并被誉为“腊中之王”